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正文

为幼儿涂鸦铺陈适宜的环境(2)

来源:幼教网 2018-09-17 13:58:51

说两句


  1.视觉失衡,你有吗

  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来自于长期成长记忆中的印象累积组织,这种数据组织以及控制与组合的使用规则,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基模”(schemata)o“基模”代表着一个画面、一个想法或是一种物体的结构,观赏画作时启动的是“艺术基模”。每个人对艺术的知识都影响着自己的“艺术基模”。为什么抽象画常常被人厌恶排斥?因为它们与我们所拥有的认知和所预期的图像有太大的出入。当实际看到的和期望看到的有所不同时,人会产生反感的情绪,这是认知心理学家所谓的“视觉失衡”现象。

  如一说到“乡村”,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山岭、树木、流水、稻田等,可是俄国画家夏卡尔笔下的俄国家乡,却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田园美景。他的记忆并不一定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画生动地表达了对故里的深刻怀念。

  幼儿的教养者们常常发生类似的视觉失衡状态。幼儿原创性的图像,总是挑战着成人充满惯性和概念的眼睛。许多教师和家长曲解着、肆意批评着那些不如他们预期那样的涂鸦作品——“怎么画成这样?”“不好看啊,它不是这个样子的!”——使幼儿的创作本能、创作乐趣和创作信心受到很大的伤害。

  2.检视自我的审美能力

  著名美学教育家帕森斯(MichaeI J.Parsons)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将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主观偏好;②美与写实;③原创表现;④形式风格;⑤自律。以此来看,不少教师和家长的审美能力都仅仅停留在粗浅的阶段。他们总是以主观的直觉反应或个人偏好来评断艺术,缺乏美学认知力:或是对于美和写实很重视,多半以“美不美”“像不像”作为评断的标准。他们注重绘画题材、尊崇绘画技巧,却缺乏透过作品领会创作者思想或经验的客观能力,也不明白创作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技巧上的写实,而是表达深刻的含义。艺术的品味判断力,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培养。

  四、改变“自我”:像孩子一样

  (一)成为孩子的“同学”

  由于在过去,美术等艺术科目是容易被忽视的“副科”,因此如今的幼儿教养者(尤其是家长)在艺术教育方面容易感到力不从心。若想掌握幼儿视觉美感的启蒙,唯有家长和教师“再学习”,成为幼儿学习美术的“同学”。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Shinichi Suzuki)所设计的小提琴教学课程,便要求家长跟幼儿一起学习。如此,当幼儿在家练习时,家长就可以理解幼儿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只要像幼儿一样心无杂念,放下“一定要画出一幅好画”的顾虑,把握契机,与幼儿同步成长,就能理解幼儿,为他们创设一个充满艺术养分的环境。

  (二)成为涂鸦的“粉丝”

  即使是成人的艺术世界,最可贵之处就在其原创性以及感情的深度,而幼儿的涂鸦作品都是珍贵的原创表现。如果能从绘画本身表现的强度和趣味性去解读,你将会破解满纸乱线中的玄机,处处收获惊喜。

  在以下幼儿的自画像中,我看见了事物的本然,并惊讶于它的自由与流畅。这状似涂鸦,却名之为“自画像”的画作,没有成人比例、明暗、远近等的逻辑与原理,毫不刻意,没有什么画“好”的目标要到达,这种无所为而为的游戏真心,就是艺术。成人艺术家苦苦追寻的,也不过就是这一份为画而画的洒脱。幼儿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只留游戏的喜悦给自己,慷慨地把狂野的想象施与我们。当你成为涂鸦的“粉丝”之后,才会明白什么是抽象思考,什么是不可思议。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