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常规培养论文 > 正文

幼儿有攻击行为的矫正

来源:幼教网 作者:@佚名 2017-10-12 21:18:45

说两句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常规培养教案《幼儿有攻击行为的矫正》,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本文主要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原因,并探索其矫正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因素矫正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往往家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可谓是家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造就了不少孩子任性跋扈,常常做出一些不良行为,特别是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老师和家长都不要掉于轻心,及早矫正。那么如何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呢?

  一、何为攻击性行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因素。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有些行为还远未成固习,但它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幼儿的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其目的是为更有效地控制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促进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因素有:

  (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的一种自我心理保护。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宣泄内心冲突或紧张的一种方式,它在客观上可以避免不满情绪在幼儿心中过多地积聚,从而避免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如,攻击性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的时候,敢于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这样就可以避免不良的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这样的孩子一般就不会形成畏缩、压抑、懦弱、逆来顺受的不良个性,他们以攻击性行动来保持心理的平衡,这样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的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采用攻击性行动,比强行压抑内心的不满,更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鼓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为攻击性行为仅仅是幼儿宣泄内心不满情绪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而且这种方式也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二)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解决矛盾的一种表现方式。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弗洛尹德认为,在人们受到挫折后,除非允许他们宣泄自己的攻击性,否则攻击性的能量将受到抑制而产生压力,由于这种能量要寻找一条输出通道,便产生暴力行为,或者以精神疾病的状态显现出来。

  (三)在幼儿期,挫折、自卑、骄横也是幼儿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

  1、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挫折往往会引起侵犯性情感,挫折与侵犯有某种关系。一位心理学家在两组幼儿面前摆上好看、好玩的玩具,而只允许一组幼儿玩那些玩具,另一组幼儿由于只准从窗外看看这些玩具而受到挫折,受挫折的幼儿的行为比未受挫折幼儿的行为更具有破坏性。

  2、有的幼儿由于长期得不到成人的赞扬或关心,或认为自己笨、很丑,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比如,经常被班里的老师和同伴忽视的某幼儿,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对他的关注,有一天他可能会突然暴发出极强的攻击性行为──这是幼儿被关注的心理追求受挫的结果。曾经,有一个孩子他经常在老师面前捣蛋、吐口水,而再三受到老师的批评,最后他毕业了,长大了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才坦言当年的胡作非为只不过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从而获得耐心的满足。同伴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的幼儿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被拒绝的幼儿往往会对来自同伴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归因,认为别人都是怀有敌意的,所以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四)幼儿的攻击行为产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来自于妒忌。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同伴的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由于妒忌同伴,于是,常常产生攻击性行为。如特意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破坏同伴的作品等等。有的孩子从小“唯我独尊”,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于是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

  (五)攻击性行为是模仿学习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幼儿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幼儿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幼儿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的态度,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