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手机游戏 > 正文

孩子频繁做鬼脸 家长需警惕

来源:解放日报 2014-06-26 17:32:22

说两句

  让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快乐暑假即将来临,儿童身心健康话题再成家长关心的热点。有的家长容易忽略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异常动作和不良习惯,如频繁做“鬼脸”可能是抽动症,屁股坐不住可能是多动症,长时间宅家不与人交流有自闭倾向……这些病如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小病变大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成长版与广大家长共同关注小朋友的健康热点,让你的孩子健康无忧过暑假。本期关注焦点为抽动症。

  动不动扮“鬼脸”为哪般

  8岁的星星(化名)聪明可爱、活泼好动,但有两个毛病让家人头痛,一是特别爱皱鼻子,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更是频繁皱鼻。二是会不由自主地歪嘴,且说话结巴越来越严重。看着孩子的小毛病越来越多,星星妈妈的心里也越来越着急。

  无独有偶,因珠心算成绩突出曾被称为“天才儿童”的琳琳(化名)一段时间以来突然出现挤眉弄眼、歪鼻斜嘴等怪动作,家长起先以为孩子在做“鬼脸”,后来居然发现是孩子的不自觉行为,且无法控制。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史积善主任提醒,当孩子在没感冒的情况下,频繁做“鬼脸”,如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这可能是患了抽动症。对这种疾病,家长不必过于担忧,更不能对孩子进行呵斥或打骂,因为这样可能使病情加重,或伤害到孩子的心理。

  挤眉弄眼或是抽动症前兆

  一个原本正常的孩子,如果突然间频繁地眨眼,该去医院看什么科呢?绝大多数家长可能会带孩子去眼科。如果孩子突然间总是清嗓子或者喉咙里发出呼噜噜的怪动静,要看什么科?很多家长会误认为这些是哮喘的症状,要看呼吸科。实际上,这两种貌似不相干的症状很有可能源于同一种病:多发性抽动症。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抽动症治疗专家李丽娜副主任医师指出,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绝大多数孩子在21岁前发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5岁。患儿常表现为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动作从简单性运动抽动逐渐发展为复杂抽动,自身不可克制,抽动在入睡后消失。发声抽动可以为首发症状,也可在运动抽动后出现,或两者同时出现。李丽娜副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最好到专科医院去就诊。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中医脑科主任肖丽教授指出,小儿抽动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有些与孩子平时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例如孩子经常爱吃零食,不吃正餐,这样会引起缺锌,血铅高;有的孩子爱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并且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致使眼部疲劳、精神高度紧张等。其中,精神压力过大是孩子患上此病的诱因之一。现在的孩子较上一代人精神压力大很多,好多家长把自己没能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学习上要求很高,业余时间全都安排了课外辅导培训,孩子每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速了抽动症的发生发展。所以在治疗上,希望家长能够调整孩子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利用暑期的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接触大自然。并做好全面体格检查,治疗各种小毛病。

  给孩子创造宽松环境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的专家们指出,多发性抽动症对患儿的健康、学习、社交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有上述病症的患儿要多加检查,注意与“慢性咽炎”、“结膜炎”、“鼻炎”等病相区别,应考虑是否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如确诊要及时治疗,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可以缓解。

  史积善主任告诫,防范多发性抽动症,首先要注意为孩子在家庭内外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其次家长要监督孩子不宜长时间看动画片、情节刺激的影视剧、玩游戏机等,避免孩子过度兴奋;在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油腻,少喝含有咖啡因及带色素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巧克力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服药期间注意尽量少吃姜、葱、蒜、羊肉、牛肉、海鲜、生冷食品等。

  李丽娜副主任医师指出,心理调节和治疗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患儿也非常重要。不明就里的家长或老师会把抽动症孩子的行为当成坏习惯,甚至用过激言行训斥孩子,结果使患儿心理压力加大,精神更加紧张,病情进一步加重,有的学龄儿童还出现成绩下降等问题。因此家长不能任意训斥打骂孩子,也不要时时刻刻过于关注有无抽动症状,以免增加孩子心理负担,加重病情;其次,对孩子的考试分数不必过于苛求,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一两种兴趣活动,培养兴趣专注度,有进步要多表扬,要减少患儿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强患儿的自信心。

  后期危害不容忽视

  抽动症不仅仅是一些小问题,其后期危害不容忽视。肖丽教授指出,抽动症会造成以下几点后期危害:

  1.个性发展问题。抽动症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2.继发学习困难。患儿的抽动和不自主发声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会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翘课。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因此患抽动症儿童还是要及时去医院诊治,不管孩子出现什么样的症状,都会导致孩子心理上有阴影,选择治疗措施不当也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给孩子感觉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反而加重疾病。

  受访专家

  史积善发育行为儿科主任。

  擅长APS生物靶向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障碍、学习困难、血铅超标、偏食、口吃、注意力缺陷、感统失调等疾病。在几十年从医生涯中,相继在国家专业期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帮助儿童走出学习困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推理研究》等专著。曾受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六届名医论坛会议,受到有关领导人的接见。

  李丽娜副主任医师,现任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医疗院长。

  儿科学专业,擅长儿童抽动症、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发育行为疾病以及儿童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从事儿科临床医教研工作19年,先后于中国医科大学、首医儿研所等国内顶级儿科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对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学习困难等临床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肖丽主任中医师/教授。

  中医脑科专业。擅长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智力低下)、儿童脑瘫、儿童面神经麻痹(面瘫)以及儿童抽动障碍、自闭症等各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任上海鸿慈儿童医院中医脑科主任。擅长治疗本科系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尤其是对儿童弱智、面瘫、抽动症、自闭症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