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育探索论文 > 正文

小红花引发的幼教问题与反思

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09 15:37:33

说两句

  导读: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公平,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体现。教学公平是在教学活动他们中,根据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教师、师生交往、课堂提问、教室空间位置、课程资源等发展资源在学生中间进行公平分配。

  小红花是荣誉的象征、好孩子的标志。获得小红花,能够带给幼儿幸福感、成就感,有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人格特征。想要多拥有小红花,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与渴望,小红花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幼儿教师维持课堂纪律、表扬好孩子的法宝。但是,研究发现,小红花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幼儿教育问题。例如,有的孩子因为获得奖励过多,随意丢弃;有的孩子却由于奖励匮乏,以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案例一:一天,女儿兴奋地告诉我:“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让我表演节目,还奖励我一朵小红花。”我说:“你真棒!小红花呢?给妈妈看看。”这时,孩子低下了头,说:“我是说老师假装给我一朵小红花。”过了一会儿,女儿问我:“我表演节目了,老师为啥不给我小红花呀?”我了解到老师给有的小朋友发了小红花,而我女儿也渴望得到一朵小红花。

  案例二:前不久的一个晚上,邻居倩倩小朋友突然向大人提出,明天不去幼儿园了。为什么?他撅着小嘴巴:“阿姨不跟我好,别的小朋友也不跟我好。阿姨发给别的小朋友小红花,我却没有……”一了解,阿姨不大喜欢倩倩确有其事。为什么?阿姨嫌他脏、丑、不大聪明,又不遵守纪律……”

  案例三:当我发完小红花准备离开教室时,淞淞忽然跑过来紧紧拽着我,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说:“老师,小红花多少钱一朵?”

  对于这类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往人们只是把它归结为:教师要“正确发挥小红花的教育作用”,或“评价儿童多元化”。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这类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而要从改变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我们知道,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与依据,它直接决定教师教育的基本态度、策略、方法和行为等,进而影响儿童发展。教师发放小红花这一行为的背后渗透着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念及教师素养。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一切为了儿童。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一些幼儿教师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用成人的标准去规范儿童,驾驭儿童,驯服儿童。小红花则成为教师驯服儿童的工具。符合教师要求的儿童可以得到关爱、表扬、奖励;达不到要求的儿童则受到教师的冷落、批评、惩罚。于是,符合规范的儿童被驯服成服服帖帖、唯唯诺诺的“乖孩子”,以致其创造力遭受窒息与抑制;不符合规范的儿童则心理蒙受巨大的挫折感、失落感,影响儿童的积极情感的形成与健全人格的发展。

  歧视、不公平对待儿童的现象不乏其例。长相漂亮的、聪明伶俐的、家长当官的、有钱家庭的、听话的、不乱动的孩子往往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而那些相貌丑的、穿着脏的、反应慢的、家庭贫穷的、爱说话的、好动的孩子,则得到教师的关注相对较少,或者视而不见,甚至剥夺儿童正常参与教育交往的机会与权力,使得这些孩子成为教育的“边缘儿”,他们获得的教育发展资源相对贫乏,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修养。

  一、幼儿教师要树立科学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人们看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包括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对儿童的评价、对儿童的权利和地位的看法等。幼儿教师的儿童观直接影响他们对待儿童的方式和方法、态度及行为,从而对儿童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儿童观不重视儿童的地位,把儿童看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儿童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传统儿童观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就是教师中心、教师权威、教师主宰教学,儿童处于被支配地位。

  现代儿童观发现了“儿童”,确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和出发点。科学儿童观的内容主要有:儿童是大写的人,具有人的尊严与权利,儿童与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儿童具有充分的发展潜能,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充分发掘其潜能,尊重其个体差异;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而且还在于使儿童获得幸福;等等。

  科学儿童观要求我们用儿童的眼光来解释儿童,不以成人标准为中心。恰如卢梭所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当成人,把孩子当孩子。”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了科学儿童观,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把儿童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引导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

  二、幼儿教师要具有崇高的“教育爱”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幸福的教育需要“教育爱”,“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己的行动为全体教师做出了榜样,他一生热爱儿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孩子们,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教育爱”是一种博大、无私、无差别、崇高的爱。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儿童的性别、相貌、天资、学业、家庭背景如何,都以儿童的原有的起点为起点,帮助幼儿成人和成才。拥有“教育爱”的教师,更能将爱的甘霖普降于那些容易受忽视的学生。正如有的教师所说:“爱好看的、聪明的孩子并不难,爱难看的、成绩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何况,我们不应忘记,这些学生将来很可能就是社会的栋梁之材,教育史上不乏其例。那么,他们是成为社会栋梁,还是天才埋没于教师手中,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能否发挥“教育爱”。

  三、幼儿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公平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公平,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体现。教学公平是在教学活动他们中,根据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教师、师生交往、课堂提问、教室空间位置、课程资源等发展资源在学生中间进行公平分配。现代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是关注所有儿童,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得到适当的、充分的发展,贯彻教育公平原则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有力保证。

  在教学中,学生的发展资源的分配主要由教师来执行,所以,教师本身既是学生发展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的支配者。比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直接指导和表扬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对学生的看法,直接影响学生同伴关系的形成,经常受教师表扬的学生在同伴中有更高的威信,教师不喜欢的学生在同伴中同样受到冷落;教师支配教学的时空环境,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和在教室中的空间位置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对学生的好恶影响教师与该生的课堂交流的频率和次数,教师偏爱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回答问题、上讲台演示的机会,座位居中的学生处在教师的最佳视阈,也拥有较多参与课堂交往的机会与优势。

  在我国当前大班额教学而发展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儿童实际获得的教学资源对他们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为保证幼儿的基本发展和促进幼儿的适当发展,教师要有教学公平意识,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教学公平,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适当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使每个孩子都有受表扬的机会。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不是好孩子需要表扬,而是表扬造就好孩子。”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明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