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健康教育论文 > 正文

案例——典典变了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8-17 19:02:47

说两句

  导读:孩子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沉浸在离开亲人的失落感中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安慰,对幼儿表达自己对他的喜爱,让孩子感到老师是可亲的,幼儿园是安全的,才能消除孩子对环境的恐惧感,进行对新环境的探索。

  温州三幼张怀怀

  案例描述

  典典是个内向、胆小的孩子,早晨来园总哭丧着脸,恋恋不舍地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老师早”的问候声细小得几乎听不到,然后无可奈何、一言不发地坐到座位上。我建议他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他总是固执地摇摇头。在班级中他是个极为平静的孩子,上课发言没有他,游戏时也看不到他愉快的笑脸,顽皮捣蛋更是找不到他。应该说,他是个让人省心省力的好孩子。可是,我感到茫然,我们要教的不是一群小兔子,也不是一群小羊。我们要教的是孩子。孩子的本性应该是天真的、活泼的,该让他在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中慢慢成长,而不是长期蜷缩在自己的小角落里。

  案例分析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再根据典典小朋友的情况,我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1、社会因素

  典典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的身边,连父母都接触不多。从他自己小小的世界来到幼儿园,看不到熟悉的亲人,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的心理上产生忧伤、紧张不安等情绪是很自然的。对于这种孩子来说,只有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自然的、满足的。离开亲人,幼儿会感到不安全,对周围环境产生惧怕的情绪。确实,孩子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失去了原来的舒适与满意,就会表现出遇到问题过度焦虑、不安,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羞于同他人交往等。这些消极的情绪表现极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2、自身因素

  典典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们言语不多,所以他从小缺乏言语锻炼,更没有什么主动交往能力。幼儿与父母长期分居,很小得到与父母沟通的机会。因此,幼儿接受外界的信息较小,得不到各方面的培养。来到幼儿园后,一下子要和那么多的同龄孩子相处,缺乏交往经验的他更是又害怕又无所适从。每天要参加的各种活动,即使是他感兴趣的,他也会表现出不自信,拒绝参加。并且,在家时受数位长辈的宠爱于一身,家长们对一些可能存在的困难都竭力去解决。这种过度保护的措施,减弱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使孩子事事依赖他人,一遇到困难就手足无措,缺少自信心和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进入幼儿园以后,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不能很好适应,只能消极的态度来面对。长此以往,他就成了班级中一个最不令人注意的孩子。

  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子女的天然学校,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在典典的家庭生活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带孩子走亲访友,带孩子走出家门,接触外面的世界。平时的生活中,能让孩子自己做主或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较少,家长对孩子也无这方面的要求。另外,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以为孩子还小,个性如此,长大自然会好。许多经验表明,凡是在房间里长大的孩子除了较顺从外,大多是活动能力较差,不善于交往,胆怯,缺乏独立精神。因此典典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对他的个性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案例反思:

  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只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人格的积极健康的发展,包括从小拥有积极的社会情感、态度,具有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同伴关系,活泼开朗、积极愉悦的性格。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成长的核心内容,并且对促进幼儿认知和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积极促进每一个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进而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责任。

  措施一:给孩子一个能感受爱和关怀的环境。

  孩子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沉浸在离开亲人的失落感中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安慰,对幼儿表达自己对他的喜爱,让孩子感到老师是可亲的,幼儿园是安全的,才能消除孩子对环境的恐惧感,进行对新环境的探索。具体的做法是多接触、多关心。早晨来园时拉他的手进活动室,讲几句热情的话;午睡时拍一拍他,再讲上几句悄悄话;起床时帮他穿衣服、系鞋带。父母接迟了,我就说:“我认识你家,等小朋友都走了,我就送你回家。”这一切使他感动老师喜欢他,就会和老师之间产生亲切友好的感情。从而也培养了自信心,使他能够大胆地、愉快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这一天,典典入园后又是一个人坐到一旁,我走过去轻轻地抱起他说:“典典真乖,今天来得真早。”然后对大家说:“老师要表扬典典,因为他每天都早早来到幼儿园,从来不迟到。”典典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微笑。接下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说:“今天还有哪些小朋友和你一样早呢?”典典大胆地指了几个小朋友,居然还说出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他的表现让我高兴极了,马上请这几个小朋友来和典典握握手,虽然他看到这么多小朋友来就低下了头,但是对于他来说,已经迈出一可喜的第一步。

  措施二:培养孩子交往的能力。

  对于语言能力弱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与他们多聊天,不仅是老师和他聊,还要带动其他孩子和他聊,使他们熟悉起来,或者拿出一些玩具或需要合作的活动项目让他们完成,让他们在玩和说的过程中交上朋友。有的时候,在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纠纷,就用表演的形式来告诉每个孩子,然后请他们讨论该怎么做,最后让讨论的结果成为孩子在交往中要共同遵守的行业准则。在一次孩子自带玩具的活动中,我看到典典带了一辆特别漂亮的小汽车,我就走过去说:“你的小汽车真漂亮,在哪儿买的啊?给我玩玩好吗?”小朋友们听到了,都围过来。我拿着小汽车玩了一下,还给典典,然后就请小朋友互换玩具,他显得非常高兴,就和小朋友玩开了。可是,没过一会,一个孩子很生气地来告状了:“老师,豪豪拿了典典的玩具不还,豪豪的玩具却不能典典玩”。果然,典典一个人又是可怜巴巴地坐在角落,眼睛紧紧盯着被豪豪拿在手里的小汽车。怎么办呢?我请了几个小朋友将这件事进行了一次表演,然后让孩子们讨论,至于该怎么做,孩子们自己会找到正确的方法。当然,看得最认真的,当然是典典了。

  措施三: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

  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交往对象,家长要和孩子多相处,还可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找几个同龄的玩伴,多到玩伴家去做客,也请他们到自己家来。如此一来,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怎样和小伙伴在一起玩了。增加孩子和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

  除了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技能外,家长还要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包办,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

  家长还要尽可能多地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当孩子尝试某种活动时,成人应向孩子表达对他的信任,可以问:“我们该怎么做呢?”通过征询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使孩子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个性也都各有不同。但每个孩子都具有征服世界、和别人交往的欲望。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安静,而漠视孩子的消极状态,放弃对孩子能力发展的培养。典典在家长和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培养下慢慢地进步着,他不再一个人坐在角落了,看到他喜欢的玩具,他会和小朋友说“给我玩一下,好吗?”渐渐地,他能主动和小朋友做游戏了,上课、下课都能看到他那天真的笑脸。家长高兴地说:“我家的典典变了,变得越来越可爱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