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社会培养论文 > 正文

大班儿童合群性行为研究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20:59:03

说两句

  人是通过和他人的交往,在得到他人的认同,为他人所接受的过程中,发展着他(她)的思想、感情和知识经验的。可以说,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时期,是人与交往、形成各种各样关系的开创时期,他们的社会化技能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尚处在最初的发生阶段。这个时期幼儿合群性的高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他们成年后合群性的高低。

  所谓的合群性(Affiliation),是指个人积极接近他人和参与他人的活动,想获得他人认同的趋势和势向,以及被他人所接受的过程。

  因此,本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对幼儿进行合群性的测验,来了解现阶段大班儿童的合群性原因以及交友的方式和心态等,以便教育实施者和家长在了解孩子的交友心态下,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一、幼儿合群的主要原因

  一般的也是比较平常的儿童交往心理与行为主要是受儿童的年龄、能力、性别以及他们的兴趣的影响。我们主要是通过自由活动时间来观察,这一群一组很明显地区分开来,也有一部分幼儿总是围着领头的幼儿转。所有这些都像一些教育学家所说的那样,友谊依赖于许多可变的因素,即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社会能力的相似和难以分析的个人吸引力的特征(YoungandCooper)。

  由于现代儿童生活在信息社会中,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刺激、各种影响,特别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和周围人们与事物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开始对某人产生好感。因此,在一般的合群原因的背后,还有许多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原因。

  1、助人。既然能帮助别人,那么这个孩子在某一方面肯定是比较有能力的。但最主要的是他(她)具有爱帮助别人的优良品质,所以那些被帮助的同伴说:“我觉得她很好,对我也很好,经常帮助我,后来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我很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很大方,不会生气。”还有的说:“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他总是很谦让我,所以我和他做朋友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说:“当我每次找不到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我就请XXX帮忙,他总能帮我找到。”当我单独问这位XXX时,他的回答和小女孩一样:“XXX找不到东西时,总是要我帮她找。”这使我想起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在学前年龄阶段形成亲密的友谊,也有能力和需要的因素。这使我了解到,此时的儿童交友心理与行为不是非常简单了,而是他们知道通过给予同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帮助来表示友谊,并在需要时给予安慰。

  2、无主见。这一类的孩子在开始时没有固定的朋友,一段时间和这个好,一段时间又和另外群体的小朋友好。而这些群体的小朋友对他的存在与否也感到无所谓。他总是在寻找自己的伙伴,在终于找到固定的朋友之后,我们问及原因,他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反正他们和我好,我就和他们好。”这一类孩子交友即没主见也较被动,显然比例很低,但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3、威胁、被迫。有小朋友说:“XXX经常借东西给我,他说要我跟他好,不然的话,他不跟我好,也不借东西给我了。”类似的情况不少,有的小朋友向同伴请求帮助,而对方交换的条件就是“你要和我好。”出于无奈,他们也成不好朋友。不管这“好朋友”的性质如何,但终究他们经常在一起玩。

  4、受成人影响。二年下来,家长之间也有的接触很多的,他们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着孩子,久而久之,他们的接触影响了孩子,孩子在班内也成了好朋友。应该说这群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视群体对孩子的影响,所以他们利用群体这个环境来培养孩子之间一种相互进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想结交新朋友的原因

  虽然孩子想交新朋友的原因很多,但他们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

  首先,一部分孩子愿意和在某一方面成绩较突出的或有进步的同伴交友。这些行为与学前教育中的原理分析是一致的,表明这些孩子本身就有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那些在多方面突出的孩子,似乎是他们榜样和目标,通过与他们交友使自己也能成为优秀者。

  其次,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物质而与之交友,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与问题1中威胁和被迫成友是不同的。前者是被动的,而此者却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主动与之交友的。出于这个原因结交的朋友是不牢靠的,而这个幼儿也就没有友谊很牢固的朋友,他(她)一直在为达到目的而不停的地找物质目标,交朋友、扔朋友,这些幼儿中有的舍得花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交朋友,然后再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

  还有个别幼儿想利用别人和他交朋友。如一位小朋友说:“××很调皮,经常打人,但是我想和他交朋友,因为如果我是他的好朋友,他就不会打我了,而且有别人欺负我时,我就叫他来帮我。”对于这样一个孩子的交友心态,通道不是受周围人和事物及教育的影响吗?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和那位小朋友交朋友的。

  三、交友的方法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交友目的,他们也会为达到目的而想办法,通过与孩子交流,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问法。这一类孩子考虑的不多,也非常直率,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对目标说:“我能和你成为好朋友吗?”或者“你很好,我想和你交朋友,好吗?”如果被对方拒绝后,有的就算了;有的会再积极争取。在积极争取中,也有两种类型的幼儿,一是对同学说:“等你没意思的时候来找我,我还会和你好的。”另一类是在对方没有朋友的时候去邀请他,但总的来说,被拒绝的比例还是很小的。

  2、送礼法。这种方法在幼儿当中很常用,有的幼儿认为,“你拿了我的东西,就应该跟我好”,所以很多孩子把玩具、礼物作为主要的工具来征服对方。如孩子们说:“我把玩具送给他。”“他想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在他生日的时候,我送礼物给他。”“他想干什么的时候,我马上去帮他。”这一招有时管用,在送出礼物而交不成朋友的情况下,有些小朋友会责令对方把玩具还他。

  3、求助法:这一类孩子的在自己商量无结果后,会请求其他的伙伴或老师帮忙。应该说,老师帮助无非是与之讲大道理,有的幼儿会听,那是因为老师的威信之缘故,但随后很有可能又将其拒绝;而伙伴之间帮忙的效果比老师的要好,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了。

  4、激将法。这一类的孩子用了一定的心理战术。他们在商量不成后,与之说:“小朋友之间要好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似乎再不成,他就要告诉老师这位小朋友不团结友爱了,还有一点威胁性。还有的幼儿说:“我故意和他开个玩笑,就说你不跟我好,我也不想跟你好了,我去和别的小朋友玩。”这一招还是有点威力的。因为幼儿总希望自己的朋友越多越好。

  5、计策法。运用这个方法的孩子不多,但颇显他们的心计。在他被同学拒绝交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再和这个同学的其他好朋友玩,借他们作桥梁,再间接地达到和此同伴交朋友的目的,可谓是用心良苦。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对他们的行为观察与心态分析,我发现,他们在交友的目的与方法上都不受能力、年龄大小的影响。他们的这些态虽受周围的影响很大,但也不是我们成人所能料到的,所以也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由于幼儿时期合群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年后合群性的高低,所以我建议家长和老师:

  1、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儿童只有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愿望,才能很好的接纳他人,与他人相处,家长可鼓励幼儿积极参加角色游戏,让他们通过扮演角色去体验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的生活,使儿童懂得别人是怎么感受和认识外部的。

  2、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儿童学习与他人分享玩具、教学材料、器具设备等,并教导他们与他人一起活动与工作。我们成人可为儿童提供一起工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让他们感受通过合作而获得的成功的快乐。如,跳集体绳或比赛等。

  3、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孩子认识帮助他人是很有意义的事,并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帮助别人的愉快和满足。如,在伙伴伤心时会安慰他等。

  4、家长和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些孩子的影响很大,也要为他们创造交往的条件,并做正确有引导。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